Salesforce中的“Assets”到底是干嘛用的?
時間: 2018-12-14來源: Salesforce知識
如果你使用了Salesforce CRM軟件一段時間的話,會發現Salesforce有一個叫Assets的標準對象。很多同學在實際項目中通常都會將這個對象隱藏起來,感覺這就是一個雞肋的功能,但是Assets真的是一個雞肋嗎?Salesforce設計這個功能的邏輯到底是什么呢?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下這個不招人待見的Assets。總體來說Assets有三個作用:
跟蹤已銷售設備的狀態
例如客戶向你采購了一批筆記本電腦,你需要記錄客戶的所買的筆記本的序列號,價格,購買時間,購買數量等。如果是大型設備還需要記錄設備的安裝時間等。有了這些信息我們可以很容易的了解客戶購買了我們哪些產品,產品的狀態如何等。
如圖,在DreamHouse Realty的客戶有個關聯的對象"資產"(Assets)。我們可以在Asset中跟蹤已經銷售給客戶的太陽能電池板的信息(Solar Panel System 4000)
“Solar Panel System 4000”只是許多產品組件的組合名稱,我們還可以跟蹤“Solar Panel System 4000”下面具體的產品組件,如Solar Panel組件,Mounting System組件。以及各個產品目前的狀態,如:發貨、安裝、注冊等,如下圖所示。
有人可能會問每次都要錄入這么多的Assets信息真的很繁瑣,有沒有好的辦法自動錄入啊,你別說還真有辦法。如下圖,我們可以登陸Salesforce AppExchange網站https://appexchange.salesforce.com,然后搜索Asset,就能找到一個叫“Opportunity products to Assets”的應用,這個應用可以免費安裝,安裝之后當你的Opportunity變成 Close Won的時候,系統可以自動將Opportunity下關聯的產品轉化到客戶的Assets中去,非常方便省時。
跟蹤設備的服務歷史
打開Asset對象的一條記錄后會看到有一個Case的關聯對象,如下圖。Case不僅可以關聯到客戶和聯系人上,也可以關聯到你賣出的產品上。這點理解起來很容易,意思是你不僅可以跟蹤是哪個客戶提出的服務請求,還可以跟蹤到具體是因為哪個設備提出的服務請求。這樣我們未來可以很容易的分析出哪些設備造成的問題更多,然后將這些問題反饋到產品或技術部門去針對性的研究產品的缺陷問題。
另外在工單(Work Order)上也能看到一個Asset的lookup 字段,如下圖所示。這又有什么意義呢?這個也好理解,工單是發給現場技術人員的,技術人員在去接一個工單時,他們也希望能夠提前了解具體是哪個設備出了問題以及設備的詳細信息,這樣他們才能更有信心的去準備方案,而不是去和客戶反復的確認設備的采購和安裝信息。
發現新的商機
我們不僅可以跟蹤自己銷售的產品,也可以在Assets中跟蹤客戶現有的產品以及客戶購買的競爭對手的產品。這樣我就可以根據客戶已經購買的產品來推斷出他們還有可能會采購的產品。
例如我想賣一套CRM軟件系統給客戶,那么了解客戶現在已經在使用的硬件和軟件就非常的重要。當你了解客戶已經在用什么硬件,什么操作系統,什么軟件,就會判斷客戶是否有可能采購我們的CRM軟件。例如客戶如果剛剛采購了CRM軟件系統,那我們不要再去推銷CRM軟件了,但是可以問問客戶近期是否有上營銷自動化系統的需求。
我們還可以監控競爭對手在客戶端的資產情況。品牌商為了維持自己的采購話語權,經常會給幾家供應商一定百分比的采購份額。但是如果競爭對手研發了新型的產品,我們在客戶資產中發現競爭對手的某個資產采購份額突然加大,那是時候要采取措施并找到方案去拿回我們的份額了。
總結
Salesforce crm軟件中的Assets并不是一個大家認為的雞肋功能,特別是當我們銷售的產品相對復雜,型號有多種的時候,我們需要知道客戶所購買的產品種類和型號,這樣我們才能非常清楚的跟蹤Assets的狀態,后續針對這些Assets進行的服務和現場服務,甚至根據客戶已購產品發現更多商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