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M系統的四個常見的誤區
時間: 2017-04-07來源: 怡海軟件
CRM系統究竟能給企業帶來什么?企業如何進行 CRM軟件的布局?如何規避實施CRM系統的風險?什么樣的CRM軟件更契合企業的需求?已經成功實施CRM系統的企業發生了哪些變化?...
針對這些問題,怡海軟件整理了CRM系統行業各界精英的解答,來看看他們對這些CRM軟件相關話題的觀點:
CRM是否需要理念先行?
說法一:
關于CRM的認識,存在幾種誤區:
誤區一:CRM系統能代替企業管理。如果是這樣的話,企業管理者都可以在家休息,只要用管理軟件代勞就行了;
誤區二:軟件CRM代替管理CRM。實際上,軟件CRM和管理CRM不一樣。先有管理CRM,然后才有軟件CRM。軟件CRM僅僅是實現管理CRM的一個工具,一種技術。實施CRM系統的理想狀態是,先引入管理理念,然后再實施CRM軟件;
誤區三:上CRM系統時程序顛倒、錯位。應該先有咨詢,后有軟件。對業務系統、管理系統進行診斷和咨詢,對流程進行梳理之后,分析它到底存在什么問題,針對問題進行解決。
某公司CEO說得好,上CRM時一定忘掉這種軟件,CRM是管理問題。
說法二:
實施CRM軟件的關鍵是引入CRM管理理念,如果讓每個員工都樹立“以客戶為導向”的理念,CRM軟件哪怕上了擱在那兒都值得。
CRM為什么會出現失敗?
說法一:
中小企業在實施CRM軟件的實施,有3個因素可能導致失敗:
• 很多企業的經營管理仍然是憑經驗,沒有上升到科學化管理,沒有建立一套體系化的東西,用制度代替人為管理;
• 企業內部整體應用水平不高,對應用軟件工具不熟悉,不感興趣;
• 企業的信息系統不完善,對信息的分析能力比較弱。
因此,軟件供應商給中小企業提供CRM軟件的時候,不要認為企業的能力已經很弱,認為他已經認識到CRM是一種管理理念。
說法二:
經常有這樣的例子,同樣一套系統,在兩家企業的使用效果完全不一樣。有一家使用很好,給企業帶來效益,而另一家并未帶來任何效果,這是為什么?原因其實很簡單,比如,一家企業原來在手工處理工作時,就有銷售預測的工作,只不過手工做的復雜,需要花費大量的人力。而另一家做的不好是因為他們原來就沒有這個流程,上了系統之后,等于增加了工作量,所以實施后是否帶來的效果不容樂觀。
如何實施CRM軟件?
說法一:
CRM軟件最核心的價值,就是幫助企業構建真正以客戶為中心的管理機制。分步實施CRM應該從真正和客戶接觸比較多的市場、銷售、服務等部門或者業務點入手。因為企業在上CRM系統的時候,也知道上CRM,要解決管理理念的問題,但實際中他不愿意或很難將整個企業文化、管理制度及架構都變過來。所以,企業從比較實際的基礎部分入手,從解決瓶頸問題開始,容易收到立竿見影的效果。
另外,在實施過程中,雙方心態要擺正。有軟件供應商和客戶打官司,問題往往不是出在產品上,更多是出在工程上。在合作過程中,溝通做好非常重要,客戶的理解和配合能促使系統建設更加順利。
說法二:
國內現在很多用戶,包括ERP(企業資源計劃)、SCM(供應鏈管理)、BI(商業智能)的用戶,大家都存在一個問題,就是在系統這一步實際上完成了兩步的工作:第一步是業務流程的改造;第二步是信息系統實施上線。兩布合并成一步走,邁得快了,難免會摔跟頭。所以,如果有可能的話,企業在上管理系統之前,應該先從理念導入,并進行業務流程梳理,梳理完之后要停一下,把梳理完的流程走一遍,看企業的經營是不是有效果,是不是能節約成本、增加效益。然后根據自己的業務戰略,制定IT策略,規劃內部系統實施。
請不請咨詢公司?
說法一:
不太建議客戶從外面請咨詢公司。為什么?最大的問題是溝通問題。供應商和客戶方面的交流,本身就容易出現溝通不暢的情況。如果再加上咨詢公司,很可能咨詢對兩邊都不太了解,三方面都要溝通更加困難。一旦溝通不徹底,相互了解不清楚,很容易導致配合不到位,系統建設容易失敗。當然,沒有咨詢公司的加入,也有一個溝通問題,但至少溝通對象少一方。另外一個咨詢公司的中立性有時也難以保證。不過不能否認其一點優勢:咨詢公司對該行業非常熟悉,具有豐富的行業經驗,有時會對企業業務管理有一定幫助,帶來一些值得借鑒的東西。
說法二:
國內缺乏比較公正的咨詢公司,咨詢公司應該具備哪些能力? 對CRM廠商是否熟悉?對該行業的CRM軟件實施經驗如何?合作安全性、誠信度如何保障?這些問題都很重要。
雖然CRM行業各領域專家對部分問題存在一些分歧,但對CRM系統的實施都是十分看好,原因之一在于,CRM軟件可以幫助企業全面提升銷售管理能力。最后,如果您還有其他問題,歡迎聯系怡海軟件,我們的銷售代表將十分樂意為您解答。